2012年9月11日 星期二

青春痘教戰手冊之二-青春痘的外用治療




青春痘的治療需要時間,因為只要皮膚出油量不減少,青春痘膚質就不會消失,因為沒有人可以將上列所有因素完全排除,再加上因為許多痘痘藥是在 調理膚質、改善痘疤,所以需要一點時間產生效果,重點其實是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配合醫師及護理人員的指示,找到長期的控制方法,依個人嚴重度不同,需 要數個月到數年的治療,故治療特別需要耐心。另外也需要信心,找到一個值得信任的皮膚科醫師,長期治療下,幾乎都可以達到很不錯的效果。今天先來談談 外用治療。外用治療是治療痘痘的第一線,不論嚴重程度的患者都必需使用,可以簡單分為兩大類: 殺菌抗發炎類及除粉刺痘疤類。外用藥物使用的原則是雞尾酒式效法,使用多種藥物,交替使用,達到最好效果,避免抗藥性的產生,又避免過度使用單一藥物造成的副作用。

(1)    殺菌抗發炎: 針對紅腫發炎的痘痘, 使用數天至數周產生效果。

1.          抗生素: clindamycin( 如麗歐迅、若蘭仙施、樂淨)為代表,有殺菌及抗發炎的效果,算是比較溫和的外用藥物。多以清爽配方如溶液、凝膠來調劑,但要小心皮膚變的太乾,如果痘痘數量密集,又是油性皮膚,可以整片塗抹,。但如果有破皮的傷口,或是敏感性肌膚,則應避免使用含酒精的溶液,造成刺痛不適。
2.          沉澱硫(sulfur,如蜜花、Acne lotion): 有收歛殺炎的作用,可以收乾膿,但缺點是有特別的硫磺味,會留下黃白色的痕跡。而且最好點狀使用,如果大片塗抹會造成整片皮膚乾燥刺激。
3.          過氧化苯(Benzoyl peroxide,如泛娜、雅若):是外用抗痘藥物中對大顆發炎痘痘最有效的,可以氧化殺菌、收乾痘痘,而且完全不會有抗藥性,配合口服或外用抗生素的使用,也可以減少其抗藥性的產生。但其缺點是塗抹處會留下白色抹痕,而且如大面積塗抹或是用量或頻率太高,很可能造成刺激性皮膚炎,皮膚會乾燥脫皮。所以須小心點狀使用,如果痘痘已經開始收乾,就要見好就收,停止使用藥物。另外,少數人擦完會很癢很紅,那就可能是過敏性皮膚炎,就不適合再使用了。

(2) 去粉刺、痘疤藥物: 正本清源,去除青春痘的根本-粉刺,同時修復色素性及不平整的痘疤。可以說是治療痘痘最重要的藥物。需使用數周至數月開始發揮效果,有痘痘膚質就需要長期使用。

1.          A(Retinoids): 可以促進表皮細胞的代謝,可以去除老舊角質,並能深入毛囊,抑制皮脂腺分泌,是抑制粉刺形成最重要的藥物。同時提高真皮膠原母細胞膚的活性,促使膠原組織及細胞間質分泌,使真皮增厚改善皺紋與痘疤。而且它同時具有一些抗發炎的效果,對於發炎痘痘也有療效,可以說是痘痘外用藥物中,同時具備預防、治療、以及復原三種效用,是最重要的藥物。其中以第一代的ATretinoin效果最好,但刺激性也最大,初期如果沒有循序漸進,很容易出現皮膚發紅、脫皮、刺痛感。這種皮膚敏感反會逐漸適應,且日光照射後易變質,失去效用,所以只能在夜間塗抹。以上種種可能的副作用常讓病患覺得膚質變差而不敢使用,可惜了一個好藥物,目前已經有發展出微珠型第一代a酸(microsphere Retin A),可以緩慢釋放,大大減少刺激性、光敏感性,可惜目前台灣沒有進口。不過沒關係,台灣目前已有,二代A酸(Isotretinoin)、三代A酸(Adapalene)都大大減少了刺激性,增加光穩定性。

i. 使用方式: 一開始兩天晚上用一次,之後視反應可慢慢增加頻率至每天晚上使用。
1.        第一次使用請將原子筆尖大小的藥量,薄薄地塗抹於鼻樑粉刺較多處。
2.        若無不適,隔週可將綠豆大小的藥量,薄薄地塗抹於鼻樑及額頭(T字部位)
3.        若無不適,第三週可將紅豆大小的藥量,薄薄地塗抹於全臉即可。

    ii. 注意事項:
1.        A酸對黏膜及皮膚脆弱處有較強的刺激性, 眼周、鼻周及口周0.5公分範圍內不要塗抹
2.        因有去角質作用,故需加油保濕、防曬
3.        孕婦不建議使用A!口服是嚴禁使用(Class X),因為會造成畸胎。外用雖是class C,但還是擔心全身吸受,能避則避。
4.        若有任何皮膚泛紅、脫皮或是刺痛的情形,請先暫停使用,並加強保濕。待皮膚恢復正常後,請略為減少藥量再重覆上述用藥步驟,讓皮膚重新適應過,多數便不再脫皮;若有嚴重不適,請回診由醫師來為您調整使用方式。
5.        居家使用的果酸用品,除醫師特別指示外,兩者不需同時使用
6.        這麼好的藥物,只要有耐心(要等一個月以上才發揮效用),有細心(注意避免副作用的發生),它一定能成為最有效的抗痘一哥。 
7.       傳統上認為,a酸不要和過氧化苯同時使用在同一部位,因為A酸會被氧化分解而失效。但但現已發展出複方的藥物(EPIDUO),健保未給付。
2.      杜鵑花酸(Azelaic Acid, ex: 思麗安):抑制皮膚上的痤瘡桿菌和阻斷脂肪酸生成,它也能減緩角質細胞的生長、阻斷黑色素的形成,可預防斑點形成,降低黑色素沉著。和A酸相比,多了殺菌和美白的作用,而且對酒糟也有療效,但去除粉刺的效果較不顯著

i.          於夜間使用即可。使用方式和A酸相同,另外可以使用在色素斑點處。
ii.         如有洗臉,請將臉部水份擦乾後再行使用。 
iii。     初期使用杜鵑花酸可能有輕微刺癢的感覺,此為正常現象,多數僅持續數秒至數分鐘。隨著皮膚逐漸適應,刺癢的時間會逐漸縮短、消失。若刺癢的情形較為厲害或 持久,可先等皮膚出油後,或塗抹些許保濕乳液後再使用杜鵑花酸。若仍有嚴重不適,請回診由醫師來為您調整使用方式。

2012年9月4日 星期二

青春痘教戰手冊之一-種痘得痘~ 談青春痘的病因



一、青春痘是皮膚科門診很常見的病,好發年齡在10歲到35歲之間的年輕人,但也有少數的病人到了四十歲以上仍然冒出青春痘。它常發生於臉部、前胸、背部等皮脂腺分佈多的地區。痘痘發炎經治療後,終究會消失,但它所遺留下來的長期色素沉澱或是凹陷性疤痕經常會造成社交上的困擾,而且要經過辛苦漫長的治療才會慢慢消失,所以我們治療痘痘最重要的目的在於避免留疤。


二、青春痘的型態

青春痘的臨床皮膚表現有三大類,也代表了青春痘的三個演進時期:

第一種是青春痘初期的型態-粉刺,也就是堆積在皮脂腺出口而排不出去的老舊角質及油脂的混合物,它分成閉鎖性的白頭粉刺及有開口而形成的黑頭粉刺。

第二種是當粉刺發炎了而形成的紅色丘疹、膿疱、化膿性囊腫型痘痘等。

第三種則是發炎後而留下的疤痕,又分成紅色痘疤(因為微血管擴張)、棕色痘疤(因為色素沉澱)凸疤(如肥厚型疤痕及蟹足腫),凹疤(又分成又深又直的冰錐型、方正的箱車型、及圓弧狀的滾動型)


三、青春痘的成因:
青春痘的形成簡單來說有四大成因,只要其中有任何一個因素發生,就有可能發生痘痘:

(1)    皮脂分泌增加,也就是皮膚出油增加

(2)    皮脂腺管過度角化,也就是毛孔堵塞。

(3)    細菌孳生(尤其指P. acne痤瘡桿菌)

(4)    最後造成皮膚發炎反應。
   
四、生活中造成青春痘的原因:
而會造成上面四大成因的臨床因素有:

(1)    遺傳到痘痘膚質: 有些人天生皮膚皮脂腺發達,出油就多

(2)    睡眠不足、熬夜: 現代人很重要的病因,一旦睡眠作息不正常,內分泌就會讓皮膚的出油增加,而且皮膚對細菌的抵抗力也會下降,最後就造成發炎。

(3)    情緒緊張焦慮、壓力大: 一樣造成內分泌、免疫力的異常。

(4)    高熱量/垃圾食物:如花生、巧克力、珍珠奶茶、炸雞、油炸及重口味食物對某些病人有惡化影響,也就是吃了不健康的油,皮膚上就分泌不健康的皮脂。這裡是說某些人,也就是每個人對食物的反應不一定一樣,原則上是高熱量食物最常見,但也有人在食用一些特別的食物後(如牛奶)也會長痘痘。

(5)    內分泌:最常見的是女性病人常可注意到月經前會惡化,主要和此時雄性素增加,皮膚出油增加,另外少數女性病人有多囊性卵巢症候群也會讓經期不規則,雄性素增加,同樣造成周期性痘痘增加,此時就需要到婦產科就診

(6)    不適當的化妝品,如:BB霜、卸妝油,質地太油太悶的乳液、防曬都會阻塞毛孔。

(7)    照顧方式不適當︰愛摳痘痘,愛摸臉都會讓細菌更容易侵入毛囊。洗臉次數太多,尤其是過度使用粗糙的肥皂或去角質產品來洗臉的話,及而讓青春痘更加惡化。另外有些網路、或是口耳相傳的偏方如精油、牙膏、撒隆巴斯、面速力達母、蜂膠,甚至是熨斗都上臉,這些都讓皮膚科醫生哭笑不得,也只會讓皮膚接受二度傷害。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痘痘貼也建議不要使用,其本上痘痘貼就是人工皮,人工皮在使用上有一個很重要的禁忌,就是感染,因為它只會讓傷口更不透氣、毛孔更封閉、細菌孳生更嚴重。使用痘痘貼唯一的好處就是遮醜,絕對沒有任何治療的效果。

(8)    其他藥物/化學物影響:如口服或外用類固醇,某些口服抗結核藥、精神科藥物,接觸或食用到工業用油、多氯聯苯,都可能引起青春痘。

今天先談病因,下次再說說青春痘的治療,敬請期待。